136 发榜
考完县试,饶是平时精力旺盛的何子仪,也感觉身心疲惫。
在考场专注考试还不觉得,一考完放松下来,反而从头到脚都不听使唤。
其它四人就更不济了,家里派人来把各家公子接回去。
何子仪还未走到饭厅,便闻到一股好闻的味道。
忍不住嗅嗅,眼睛一亮:“今日做了锅子?老远就闻到味道,这天气吃这个正好。
武心笑道:“大娘子早就准备好了,知道爷你爱吃。只是这会儿虽说天气回暖了,但是还冷,蔬菜不多。所以才拖到了今日。”
何子仪急匆匆进了门,但见屋子中间已经摆好了铜锅。
一锅是鸡肉菌汤锅,选那两年以上的老母鸡,再加上棒子骨、猪蹄,混合一起,花费几个时辰,煲一锅浓浓的汤底。
用的时候,只取精华的汤,再加入枸杞、红枣、野生山菌等,一锅滋补好味的清汤锅底就好了。
若是嫌清汤的不过瘾,也准备了麻辣的红汤底。麻选取蜀地来的青花椒,辣则是来自茱萸。虽然比不上前世牛油火锅底料巴适,对于不常有辣味出现的后西民众来说,已经足够有味了。
“子仪回来了,赶快坐下。”石氏看到儿子忙不迭得迎上去。
仔细端详两眼这才放心下来:“瞧着不过几日,你这脸上的肉眼见着都掉了几分。赶明儿让知味多给你补补。”
“瞧您说的,就他这块头,哪里见瘦了?每日夕食都不见少吃两口,我听大嫂说,二哥考试回去都食不知味,那才是真瘦了。”连知味亲自去厨房取了银耳汤,闻言打趣道。
“二少爷平时锦衣玉食,哪里吃过这般苦?倒是你那个法子好,子仪吃得下睡得着,也不知他这般心大好还是不好。”石氏笑着摇头道。
一家人都知趣地没有问何子仪考试的情况,其乐融融得吃了夕食。
到了发案日,县衙门口已经挤满了人。到不都是考生家人,还有不少来凑热闹的。
小小的童生试自然不至于吸引这么大的阵仗,只是因为此次考试有新旧势力各家大户子弟入场,关注的便多了起来。
特别是何家、于家、陈家,经历几年三朝飘摇仍然屹立不倒,参加考试的子弟成绩,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以后的发展。
几家优秀的子弟年龄相近,这就导致这一年的科举变得竞争异常激烈。
何氏的何子平,于氏的于含章,陈氏的陈云栖,到底谁能拔得头筹?
“哎哎,你们说今年谁会是案首啊?”
“那还用说,当然是何二爷咯!何家可是一门双进士,论这点,其它人可比不了。”
“这可说不准。听说陈三公子颇有当年何大公子的风采,在书院风头正盛呢!”
“要我说,还是于二公子赢面大些,那可是大儒的关门弟子。于家南北战争之前,除了三房,全族都去了北边。听说攀上了新帝的人,可不得了了。于二公子可是正儿八经的在京都上过学的,那不比其它人更强?”
“这么说也是啊,临南的怎么比得上京都。”
“能拜大儒为师,可见于二公子本事不小。”
“是啊是啊,那京都可是人才济济,看来于家这几年势头更大了。”
看热闹的百姓叽叽喳喳,你一言我一语地猜起来,说得热闹。时间飞快地过去了,有衙役提了大铜锣出来,很快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开始沸腾起来。
“看,出来了,出来了。”
“发榜了,发榜了。”
后排见不到前面景象的人也开始往前挤,霎时,现场变得一片混乱。
人挤人,你踩了我的脚,他推了我的腰。
桃子在不远的窗边看得目瞪口呆:“娘子,只是个县试发榜就如此热闹。干嘛一定要第一时间凑上去看,反正榜单贴在那里,迟个一时半会儿也不影响啊。”
连知味笑着摇摇头:“十年寒窗,等的就是这一刻,谁又坐得住呢?自然是想第一时间确认结果,那样的心情,没有经历过的人,是无法感同身受的。”
桃子看着人群中被挤得头发凌乱、衣裳扯得乱七八糟,甚至鞋子都没有了,却依然不顾往前挤的学子们:“奴婢常听人说,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就是自命清高的读书人,也不能免俗啊。”
踮了踮脚尖,伸长脖子想看得更清楚一点:“也不知爷这次考得如何。武心武义早就去了,应该看到了吧?”
瞧,还说别人那么着急,自己还不是一样。连知味好笑地道:“就这情况,挤出来也是麻烦事,且耐心等着吧,结果也不会变不是?”
等了快一刻钟的样子,武心武义成功突出重围。
“大娘子,大喜,爷中了!二爷是今年的案首!”
桃子激动得跳起来,拉着连知味的手兴奋不已:“中了,中了,大娘子。”
“知晓了,你这丫头。”连知味无奈地点了点桃子得鼻尖。
“武心武义,辛苦了,坐下喝茶。别着急,先喘口气歇一下。”
“谢大娘子!”
等二人休息片刻,连知味才问道:“今年一共有多少人中了?
“回大娘子,今年一共取中五十人。爷排在十名。”
十名啊,连知味有些意外,这名次对何子仪来说也算超常发挥了。今年诸多优秀的学子都下场了,何子仪考这个名次恐怕超出不少人的预期。
“其它人呢?可都中了?”
“林少爷落榜了,丰少爷第二十名,前少爷四十五名。”
得,几个同族前去,只有何清林一人落榜,连知味都能想到四房长辈收拾他的画面了。
“于家和陈家如何?”
何子礼的妻子于氏出身于家三房,当初虽然有传言说于家三房是因为不受宠才被撇下。无论如何,总有香火情在,所以连知味对于含章尤为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