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. 得意楼秋宴
“三奶奶来了,您快请。大奶奶早就盼着您了。”别枝笑着来迎连知味。
“弟妹,最近得意楼生意不错吧?这名声我在内宅,都听好几家娘子说过了。”一见到连知味,颜氏笑着打趣。
“不过是讨了个巧罢了。大嫂你也知道,味丰和宏信楼,惯来是财大气粗,在他们那儿,天上飞的,水里游的,地上跑的,只要出的起价钱,只有想不到,没有吃不到的。得意楼再不改变一下,就得关张大吉了。这不,才想了这么个法子。”
“你这法子好,吸引的客人倒大多不是去那两家的。不过你胆子也太小了,怎么,我们何家还怕他吴家、王家不成?”
颜氏提点道,暗示连知味若是有人找茬,别忘了三房也是何家的,不怕。
连知味自然承情:“我这不过是小生意罢了,怕是入不了他们的眼。况且得意楼面积小,一次只能接待十五桌而已。”
似乎每一次见面,这个三弟妹都能给她展示新的一面啊。颜氏思忖。
吴家、王家背后有人,得意楼猛然跟他们对上,一定是吃亏的那个。现在这一手,生意红火了,但每日不过几十席,影响不了两家的生意。
如果吴家,王家连这点都忍不了,就不会稳坐临南新贵的位置了。
“今个儿叫你来,是想说三弟先生的事,找好了。”
“不知是府上哪位长辈愿意教我家相公?”连知味急切地问道。
说实话,颜氏也没想到,真能请到八叔出来。颜氏一族祖籍湘西,所以当初说亲的时候,颜家才愿意把嫡女嫁过来,临南离老家近,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颜氏家那一支,早就在益阳扎根了。
南楚,北燕对峙,颜氏自然不能从益阳找人。试着送信回湘西,没想到一向性格古怪的八叔,愿意教何子仪。
“是我八叔。八叔以前考了秀才,不过中间出了一点事,就再也不愿意科举了。十年前,他带着一家老小回了湘西,我嫁过来走动才频繁了起来。不过……”
“大嫂,可是八叔有什么地方,需要我们多注意的?”看一向八面玲珑的颜氏,面露难色,连知味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难道颜八叔很难搞?
颜氏苦笑:“我也不瞒你,八叔这个人学问没得说,就是性格古怪,经常闭门不出。而且他爱画成痴,一画起画来废寝忘食。三弟总要走科举的路子,我怕到时候八叔把他带歪了,就是我的罪过了。”
连知味松了一口气,不怕不怕,说白了就是学神级别的,脾气大,本事也大。
“八叔教相公,那是大材小用了。有才之人,难免脾气大一点,没事。”
大话说得太早,容易被打脸,后来想起这番话,连知味心里那个悔啊!
别问那老头有多难搞,问就是后悔,何子仪没带歪,但是把连之松带跑了。
得意楼经过改造,第一轮上的秋宴,不到半个月,就在读书人中间火了。当然,其中少不了连知味派人去各大书院宣传。
金秋时节,味丰楼和宏信楼都主推大闸蟹;反观得意楼,推的是菊花宴。
这菊花一向是拿来赏的,真拿花入菜的,大部分人都没见过。
第一个尝试的,是来自广山书院的王自源。那日他在街上听了得意楼菊花宴的宣传,正巧他的生辰要到了。
王家日子不太宽裕,但王自源在书院总要交际,以前都是跟着朋友出去,怎么也该轮到他做东了吧?
好几两银子,总要花得值。
因为王自源是一个上门来询问的,马掌柜亲自出马接待。
“王公子,您选我们得意楼的秋宴,绝对是物超所值。现在秋宴可是府城独一份,您可以在外面打听打听。再说您的朋友,都是读书人,赏菊,吃菊宴,赋菊诗,画菊花,多么雅致。我推荐您定五两的三等席。”
三等席就要五两啊,不过听起来确实跟别家的都不一样。这得意楼装修也很清雅,倒是非常适合谈天论地。
“三等席有些什么?”
“有菊花茶,菊花粥,富贵花开,淡香自来等,热菜六道,凉菜两道,汤品一道,甜品一道,取十全十美之意。王公子你们六个人,正合适呢!”
王自源一咬牙,定了,“那我定一桌三等席,明日未时三刻过来,一共六人。”
“好勒,这边付款。”
“这是您的预定凭证,收好了。”马掌柜递过去一个雕成菊花样式的木牌,上面写着“弄影”二字。
连个牌子都做得精致,王自源对明天的宴席多了几分期待。
“您是第一个预定的客人,这是送给您的礼物。”
没想到还有礼物,这倒是意外之喜了。王自源乐陶陶地回家。
到了家里,拿出刚刚得意楼送的东西一看,只见一个麻布袋上,竟然绣着一朵菊花,下面绣着得意楼三个字。
里面有镂空菊花样式的请柬五份,还有一个牛皮纸袋。
“二叔,里面装的是什么,好好闻啊!”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,踮着脚去看。
“二叔也不知道,拆开大家一起看,好不好。”
“好呀。”“二叔,块拆,快拆。”
王自源索性坐下,这样大家都可看清袋子,撕开牛皮纸,嚯,居然是菊花造型的饼干!
“呀,花花饼干。”
这得意楼的东家,可真算是做到极致了,配套的无一不与菊花有关。
看小辈们眼巴巴望着,口水都要流了,
“来吧,一人两块,慢慢吃别呛着了。”
“谢谢二叔。”“二叔真好。”
看孩子们吃得香甜,王自源忍不住尝了一个,唔,真不错。
第二日,广山书院几个吃了得意楼的秋宴,纷纷赞不绝口,还在得意楼专门准备的诗簿上,留下了几首佳作。
离开时,每个人都掏了腰包,有买饼干的,买食盒的,买菊笺的……乘兴而来,满意而归。
马掌柜高兴得合不拢嘴,本来王自源只定了三等席,不过赚二两银子。结果几人吃得满意,最后加起来消费了十五两银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