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6. 得意楼
“重族兄在六房无依无靠,就算他展露了读书天赋,满爷爷那边也没有迹象愿意培养他。我们对他伸出橄榄枝,说不定还真能成。”自从上次的事后,何子仪与何子重亲厚了几分,所以对他家的情况有些了解。
何子重是六房何远满家的,因着当初他的父亲何开阳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娶妻。所以等到何开阳出意外早早离世时,老两口就把二儿子一家扫地出门,只给了几亩薄田。
何子重有读书天赋,并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。族学这么多年有谁读出来了?最多也不过是个秀才罢了,唯二的举人,还是在外的旁支供出来的。
说到底,他们压根不相信何子重。
“偏心的父母还见得少吗?十根手指都还有长短呢。”古代人口就是财富,家家户户都生得多。
何子仪想到何子礼,点点头,“这事你准备派谁去办?”
“等这边安顿下来,颜氏的先生到了,我再亲自走一趟。”
“大娘子,到了。前面就是得意楼了。”
此时正是饭点,一条街上人头涌动,只不过一半往宏信楼,一半往味丰楼。
去往得意楼的人流,肉眼可见不及两个对家的一半。
桃子见了担忧道:“这...生意差得也太多了。”
“也怪不得。以前家里在城南另有大酒楼,这处面积又不大,又没有精心经营。十几年都没有太大变化,换你也吃得厌烦了。”
连知味带着桃子、武心进店,小二热情的迎上来。
“三位里边请,大堂还是包间?”
“包间,小二,要临街的。”桃子应道
“好嘞,三位楼上请。”
连知味仔细打量,大堂摆了十几张桌子,这会儿却还没坐满,有七桌。
“客官,想吃点什么?”
“有什么推荐?”
“我们家的招牌菜有鹌子水晶脍、红油素肚丝、酒酿清蒸鸭、银芽鸡丝等。”
听起来还不错,“那你看着安排吧,我们要三荤两素,一个汤,一个甜品。”
“好嘞,三位稍等。”
连知味打量起包厢,桌椅都有些陈旧,屋里挂了些普通的字画,整体装修看起来就不上档次。
桃子指着对面,“大娘子,你看,对面的味丰楼,窗子都雕了花。唔,那几间居然装饰有薄纱?”
连知味看到桃子说的包厢,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。和得意楼的简单包厢不同,味丰楼很明显根据客群,设置了不同的包厢。
像桃子看到的装饰有薄纱的包厢,可能是专门的女性包厢,薄纱内是厢房,外面则是一个露台的样子,设有棋台,另有花草景观。
不得不感叹味丰楼东家的巧思,比现代酒店都不差了。古人的智慧远远超过预期。
等了不到两柱香的时间,菜都上齐了。荤菜是:鹌子水晶脍、酒酿清蒸鸭、银芽鸡丝;素菜是玉笋蕨菜、清炒茼蒿;汤是文思豆腐,甜品是藕丝荷粉。
桃子帮她布菜,连知味一一尝过,大概知道问题在哪里了。
大厨的刀工不错,几道菜的火候把握也很好,按理说生意不会差成这样。
可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得意楼的问题就在于,太普通了。
顾客自然更愿意尝试不断推陈出新的味丰楼和宏信楼。两家网络了一大批喜爱美食的老饕;且装修又十分上档次,菜品用料精贵偏多,是生意人的首选。
连知味放下筷子,桌上的菜都略微动了一些,“武心、桃子,你们也坐下尝尝,提点意见。”
“谢大娘子!”
连知味思索着破局之法,那边武心和桃子满足地放下筷子。
“娘子,”桃子有些困惑道,“我尝着味道都挺不错呀。鹌子水晶脍造型别致,入口即化;酒酿清蒸鸭,没有一丝膻味;银芽鸡丝十分爽口;两道素菜用料都十分新鲜。汤看起来就好美啊,也不知道大厨怎么做到的,像一朵菊花一样。唯一不是太好的,就是这个甜品,好像水的温度不对,藕粉不够剔透。”
“武心,你觉得呢?”
“回大娘子,”武心有些腼腆,“我是个粗人,哪里会品尝美食。只知道好吃,你让我说个一二三出来,就太难为我了。”
“前些日子我跟大少奶奶在宏信楼和味丰楼都吃过饭。咱们得意楼不是不好,只是对手太强,这些东西就显得普通了。”
连知味吩咐道,武心,你去下面把陈先生和掌柜的叫来。
也是碰巧了,今天陈先生正好也在酒楼。
看到被伙计领进来的武心,这不是三少爷身边的小厮吗?
“武心,可是大娘子进城了?”
武心抱拳行礼,“是。大娘子在楼上的包厢,请先生和掌柜的前去议事。”
掌柜满头大汗的跑来,偷偷向陈先生打听:“先生可知大娘子怎么突然前来?”
这酒楼分给三房三年多,三房的主子就没露过面。冷不丁的不派人通知就前来,想到一日比一日差的生意,掌柜的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相处三年,陈先生也知道,得意楼的马掌柜也是尽心尽力。三房当初有了得意楼,只把原来的掌柜换成了马掌柜,其它的都是按照旧规距来办。
生意不好,也怪不了马掌柜,实在是对家太舍得下本钱了。
“马掌柜放心,大娘子是和善的主子。你只需要老实把得意楼上下的情况告知她就行了。”
马掌柜心里念佛:“千万别把我辞退了哟。”
其实三房确实算不错的主子,店里都是老人,酒楼生意不好,但是该有的福利,从来都是按时发放的。派来监管的陈先生,也不会仗着身份,对酒楼的管理指手画脚。
“大娘子。”两人行礼。
“坐下说话吧。”连知味道,“今日我来,主要是想问问,二位对得意楼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?”
“得意楼的账目我都看了,三房没接手前,好的时候能有四百两。自从五年前,味丰楼和宏信楼开了,那两年就只有二百两。这三年大前年是二百两,前年一百八十两,去年只有一百五十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