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你会成为武安君的千年知音
  “徒儿能忍受一切磨难!”   “那好,从明天起,白天你要好好学习武功,晚上学习兵书战策、天文地理!不可有丝毫懈怠!”   年羹尧道:“谨遵师命!”   第二天年羹尧五更天即被唤起,开始了练功,从最基本的站桩开始,每天上午头顶一盆水,站立八个小时,然后手掌击桩。   下午到山底开始攀山直到最顶峰,来回五趟,不得停歇。   晚上还得学习兵法,年羹尧累得身心俱疲。   一连数月天天如此。   直到一年后,年羹尧手击桩裂,上下山两肋生风,健步如飞,如履平地,才更换课程。   静虚真人将平生所学十八般武艺倾囊相传,连秘而不宣的神力内功,化骨神功密技,护体神功金钟罩也一并相传授,行军部阵,先人兵书战策,更是无丝毫保留。   就这样,“五年磨一剑”,年羹尧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,春去秋来,寒暑更替,勤学苦练,练就了一身出神入化,炉火纯青的高超功夫并学到了静虚真人先人真传用兵方略,得其神韵。   静虚真人犹不满足,谆谆告诫道:“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刃,手无寸铁。”   于是年羹尧又用功夫苦练了三年。   第一年,用宝剑舞起来,剑人合一,寒光四射,电光火石,倏忽倏现,宝剑削铁如泥,鬼神为惊。   第二年,用木剑舞起来,只见旋风不见人,剑到木断,剑及兽死,惊骇世人。   第三年年羹尧手中已无刃,风水草木皆为武器。   他手掌凌空一劈,手挥劈处风声凌利如刀,刀刀致命,风到处大树断为两截。   他手掌劈向水面,原本波澜不惊,波光潋滟的水面,激起十余丈的冲天水柱,水面瞬间无数鱼虾翻白死亡。   年羹尧随手拈起一根剑草用力一掷,竟如利箭,刹那间洞穿树身而出。   武功臻于神奇,年羹尧达到了武功的最高境界。   是到下山创立不世之功的时候了。   这天月明星稀,在三湘洞内,静虚真人从一石匣子中拿出了一个锦囊和一宝剑,对年羹尧道:“为师是陕西省眉县人,是秦国武安君白起后人,先祖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,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”   “先祖白起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,攻陷楚国国都郢城,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,论打歼灭战,千载之下,无人出其右。”   “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,先祖白起灭敌百万。料敌合变,出奇无穷,声震天下,功勋赫赫,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。”   “可惜的是,先人曾坑杀过赵国四十万降卒,落下嗜杀名声,可叹的是,最终遭奸人馋毁自刎而死。先祖死前曾说道:‘我固当死,长平之战,我坑降卒数十万,是足以死。”   “先祖去世后,其作战用的‘冰魄寒光’宝剑,被家人精心收藏,此剑出自春秋吴越著名铸剑师欧治之手,欧治一生只铸成了五把宝剑,弥足珍贵,价值连城。”   “先祖武安君佩此剑指挥作战,一生无败绩,战功赫赫,虽复尘埋无所用,犹能夜夜气冲天,此剑期待了二千年,你就是它的新主人了!”   年羹尧听罢,从静虚真人处小心接过,拔剑出鞘,刹那间,宝剑寒光四射,森冷逼人,刃如秋霜,摄人心魄。   “好剑!好剑。”年羹尧发自内心赞叹不已。   静虚真人接着又将锦囊交于年羹尧道:“这里边全是先人武安君白起撰写的《用兵实录》,全书对扎寨野营、行军部阵、侦察斥候、攻城筑垒、辎重保障一一都作了详情安排;用兵法则则对示假隐真、策用反间、兵贵神速、弱守强攻有切身体会与总结。”   “是一部从未面世的经典之作,是武安君一生心血之作,武安君一生都在寻找敌手,但是他是孤独的战神,一生都在求败,没有人能打败他,没有人能与他比肩。”   “但愿你是他千年的知音。我教你的,也是武安君书中的内容,但融会贯通,把握其精髓与灵魂,并在日后的战争中叱咤风云的,只有你了。”   “你会成为武安君的千年知音的,记住,自古知兵非好杀!‘武’字拆分为‘止戈’,救民于倒悬,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,让天下百姓过安宁的生活。”   语毕,静虚真人带着年羹尧徐徐而行,来到了松树下,石板桌前,天际不觉已经发白。   一轮旭日冉冉升起,照亮了整个山峰,“来,来!我们师徒对弈一下,临别之际,下一盘棋吧。”   “好的,徒儿从命!”于是一师一徒就下了起来,彼此都轻盈地拈起棋子,轻放轻落,你来我往,激烈厮杀,你攻我守,杀得难分难解,不分上下,直至日上三竿,尚未分胜负。   “徒儿,应当下山了!”   年羹尧应道:“师父,这盘棋还没有下完呢?”   静虚真人道:“留下这盘没有下完的棋,三十年后再聚首,那时候你已封侯拜相了,我们再来分个高低上下。”   “师父!”年羹尧依依不舍。   “去吧,男儿当取万里功名。不过你还得练就文武才,下山后还得延请名师,苦读诗书,参加科举考试,博取功名,以文安邦,以武定国,成就大器。”   “羹尧铭记在心,就此别过师父,三十年后再相会。”年羹尧应道,转身大步流星走向山下。    白驹过隙,斗转星移,时间倏忽而过。    少小离家老大归,此时年羹尧年逾二十,八年前的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,已是个身高八尺,燕颔虎须,威风凛凛,相貌雄伟,英气勃勃,气宇轩昂,喜怒不形于色的诤诤男儿。    年羹尧下山回家后,全家欢喜无比,年遐龄更是大宴同僚亲朋,为之庆贺。   筵席过后,年羹尧向年遐龄提出了苦读诗书,参加科举考试,博取功名的师嘱。   年遐龄自是大喜,于是延请了不少名师大儒教授年羹尧经史子集、诸子百家,年羹尧常以文中问题求教于师,谦虚有礼,老师无不倾囊相传。   由是年羹尧学业大进。   
点击下载书中APP,看书不迷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