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许愿
结束和太子的会面后,学堂的事宜也暂时在这一年告一段落。
新年到了,宋府的团圆饭比往年更要丰盛些。用过饭,宋如旭早早打发心思都飘到外面,一心想着逛花街的孙女出去。
宋恬妤斜挎着自家祖母做的虎头袋一蹦一跳地跑出门,不忘回头给两个坐着喝茶消食的两位老人告别。
“恬妤回来一趟,性子倒是活泼些。”宋氏想起自家孙女背着她做的虎头带,一蹦一跳的身影,完全没有上个月羸弱的样子。
“夫人,你倒是注意注意我,自从孙女回来后,我就通体舒畅。我平日在街上遛弯,我都没有给那个林大老爷甩脸色。”
“是是是,就你脾气最好。”
“哎呀,还是夫人懂我。”
厚脸皮如宋如旭毫不在意自家夫人敷衍的称赞,笑着应了回去。
完全不知道在自己走后,两位老人腻腻歪歪的场景。
宋恬妤路过了往日那家破落的庭院,似乎里面没有点灯,黑乎乎一片。
“东明?”
她不死心地喊了一声,瞬间一个黑影立在她身前跪着。
“说一下什么情况?”
“主人有事出去一趟,吩咐属下这段时间我还在小姐身边伺候。”
宋恬妤听到这一番话也不好多说什么,嘴唇紧抿的闷声离开这条小巷。
察觉到小姐心情不好的暗卫也不敢多说,只好重新藏匿在黑暗中时刻保护宋恬妤。
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,平日里小巷到处都是小摊在吆喝,小桥那边也支了几个卖花灯的小贩,年年都是这些把戏。
在宋恬妤眼里,今年的年过得没滋没味。失去往日热络的心情,她觉得去嘈闹的庙里清静清静。
庙里的气氛和平日误差,里面摆在最中间的香炉也是烟雾缭绕向上天传递人们虔诚的祈愿。
右手边是挂许愿纸的古树,那边还盘腿坐着一个看起来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和尚。
“施主,许愿还是求签。”
“许愿。”
宋恬妤从鼓鼓的虎头里摸出一两银子,要了五张印有金叶子图案的红纸。
在小和尚解释的规矩中,印有金叶子的许愿纸,比平常三文钱的许愿纸多了就是还愿的送达地点。
“也就是说,等下一年开春,我写下的许愿纸都寄回到我的手中?”
“是的施主,这也是庙里的一个习俗。各位许愿的施主不一定要来还愿,但一定会在实现的第二年传达过去施主留下过的虔诚。”
宋恬妤蓦然眼眶发酸,上辈子拮据的三文钱,她买了一张,写的愿望也只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她的父亲能看她多几眼。
“施主,就不要受过去的伤感了,一切命自有数,向前看吧。”
小和尚有些慌张,师父叮嘱过了女施主千万不能再许愿纸上落泪,不然许的愿望来年可能不灵验。
他不敢这么直白,这位女施主不像被情爱困扰,倒像是过去的心魔一直在折磨现今的灵魂。
宋恬妤听到小和尚一板一眼地和她开解的样子,眉眼弯弯地和他道了声谢。
“希望祖父祖母身体安康。”
“希望同窗好友岁岁无忧。”
“希望太子殿下重回朝堂。”
“希望学堂规划能不絮地执行。”
“希望……”
宋恬妤将五张许愿纸全部递给小和尚,拜托他挂在稍高一点的地方。
可能是宋恬妤来得早,树上的许愿纸还不算多。
“施主,我师父有要事相见。”
宋恬妤给替她挂好许愿纸的小和尚道谢,正想离开树下时,被另一位瘦高的和尚喊住。
宋恬妤疑惑地问:“怎么找我呢?我不算卦呀?”
“师父说的话,我也不懂。如果施主方便的话,不妨同我的师父聊一聊?”
“啊?”
瘦高的和尚笑了一下,看出宋恬妤有些动摇,也没有特意地答疑解惑,只是双手合十的躬身为上前的来人带路。
闯过一条长长的回廊,平日负责她安全的暗卫也跳下来跟在她的身后。
“施主,在门口守着即可。”
高瘦和尚抬手推开门,转头对上警惕的双眼,不由更加和气地解释道。
小房间不过就两个草蒲,里面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那个和尚口中的师父,静云方丈。
“方丈,今日一见,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?”
“有,也无。”
“有也无?”
“全看施主的问题。”
宋恬妤听完默默缩了缩身子,今日新换上的蓝色织锦斗篷盖在身上显得人小小一团。
静云方丈看着这么小一团的姑娘,身上背负的东西却压了三辈子因果,突然明白有人借身份求他给小姑娘看一看的原因了。
“我觉得我没什么可以和方丈说的,方丈你还是休息一下为明天的大典做准备吧。”
宋恬妤强颜欢笑地拒绝道,她的秘密,只能是秘密,就算是被人看穿,她也矢口否认。
“无妨,”方丈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笑了一下,估计小姑娘心里门儿清,还需要些时间和契机。
“不知道施主芳龄,老朽也是能算姻缘的。”
不说还好,宋恬妤听完眼睛发亮地问了句:“是那种,求和谁就能和谁在一起的那种吗?”
“额,得看施主问谁,八字也是需要的。”
“哦。”宋恬妤瞬间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,“没有也能算吗?”
“施主,这单算你也不是不可。”
方丈盘算着,替小姑娘提前打点他的某个人,估计也想知道他和她的姻缘。
“那就不算了。”
宋恬妤毫不在意,她还没有争取呢,求了也没用。
“那一切是看施主的。不过施主却有一事需要注意的。如你身边有他,可保施主年后无恙。”
听到敲门声,静云方丈也知道时间到了,也不拦着宋恬妤要走的心,善意的开口提醒道。
“方丈,有些东西,像您说的一样,有也无都一样。”
宋恬妤背着身对方丈冷冰冰道,她知道东明在前门,立刻推门走出去,没有丝毫想和方丈说下句话的念头。
她知道与方丈一见难得,可是不尝因果,就能不尝的吗?她不知道。
出了寺庙,她发现时间不早了,也消了玩乐的心,慢慢地走回宋家。
原来宋恬妤和静云方丈谈话的地方,出现了另一个不速之客。